新课标强调的传统文化素养包括(新课标强调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识字考试研究
——以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为视角
文化传承和理解是汉语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言学习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中华优秀文化通常集中于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指以下六类:
1.年份、日历;
2.地理和分区;
3.人物与民族;
4、官职和科举;
5.姓名和职务;
6、名事、礼仪、风俗。
近年来,高考主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欣赏古诗词文、听写古诗词名句来考查古代文化知识。本文以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为出发点,以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为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方法、考试视角、题型特点和内容精髓进行梳理分析。知识,并提出相应的答题策略和学习建议。
1
趋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考中心函[2016]179号)。核心能力框架体系为课程内涵发展和学科教学定位提供依据;学科核心能力的内涵、培养策略、发展途径和评价策略将成为当前和未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重要内涵和举措。新修订的国家高考大纲对基础教育如何立德树人作出了具体规定和指导。规定“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出题教育作用”。人类功能和积极导向”。语文科目规定“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内容,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内容”;在“古诗词阅读”部分,增加“理解和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测试内容。
修订后的高考大纲重点梳理“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和关系,体现以素养为本的课程评价理念,标志着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将落实到国家高考考核目标中,并在高考各科试题中进行实践。
2
回顾:高等教育现代文化常识试题回顾
1、《文言读本》审视:选材正统,凸显文化性
以国卷为例,2016年国卷一、二、三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均考查古代文化知识。
2016年全国第一卷《文言文阅读》:课文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其中第5题:
对文中增词相关内容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答:总理是指总理中的最高层人物,与当今一些国家的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不同。
B、“立皇太子”是指确定皇太子,即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
C、古代宫廷中,官员分为不同的职位,各有其专门的部门,所以“右司”可以泛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一个古老国家的名称。后改称辽。与五朝、北宋并存,经常与中原发生纠纷。
本题有四个主干,考查四类传统文化知识。
(一)官职:“宰相”与“宰相”的联系与区别;中国古代设立“宰相”的官职,是君主任命的最高官职,用来协助处理政务。俗话说“一人之下,万人以上”,故又称“宰相”。现代的“首相”专指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内阁或政府的领导。它一般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拥有超越君主的行政权力。A项的亮点在于将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与现当代国际文化知识相结合来审视,体现了理解、尊重、融合多元文化的核心素养内涵。
(2)立嗣:涉及古代皇室宗法传统确定皇帝的继承人。一般情况下,皇位只会传给长子。
(3)右司:古代官员分职不同,各有专门的部门,所以管理某一部门的官员被称为“右司”;C项是一个误解。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中文文本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有嗣图图,意思是从今以后第十五都城归赵”。《出师表》“付给尤斯以奖励他的行为是合适的。”
(4)契丹:民族历史的一个类别,类似于女真、匈奴、吐蕃等。这些文化历史常识散落在古诗文中,都是考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
2016年全国卷二《文言文阅读》:课文摘录《明史·陈登云传》,含第5题:
下列对文中增词相关内容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中宫是皇后居住的宫殿。后来可以用来指代皇后。这和东宫可以用来指代太子一样。
B、陛下指的是宫中侍卫下的台阶。由于大臣们不能直接称呼皇帝,所以他借用了这个词作为对皇帝的尊称。
C、人事部是古代六大部门之一,负责公务员的任免、考核、晋升、调动等。主要官员为吏部尚书。
D.徙病,是指官员上书称病的委婉说法。事实上,这位官员受到权臣的诽谤,不得不请求退休。
本题的亮点在于: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试与文言词语的理解结合起来,说明阅读文言文的实际能力,包括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积累。四问所涉及的四个文学词语分别指的是四种古代文化常识:“中宫”、“陛下”、“礼部”属于爵位、官职范畴,“其绩”属于“名事、礼俗”,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陛下”和“礼部”比较常见,而“中宫”和“史记”则相对陌生。本题的难点在于“迁徙病”的解释对考生产生干扰。“委婉说官员被权臣诽谤,不得不请辞”只是现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病”多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休;考察的是概念全名与个别现象之间的关系;考生必须具备严谨的思维品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6年全国卷三《文言文阅读》:课文摘录《明史·傅珪传》,含第5题:
下列对文中增词相关内容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礼部为六司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事务。大臣称为礼部尚书。
B教房寺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方机构,负责宫乐教学、歌舞以及高雅音乐以外的其他表演事务。
C。入仕的本义是将国王所享有的俸禄和职位归还给国王,是指官员辞去官职或者达到规定年龄后辞职。
D历史上的“两都”有多种含义,文中指的是朝永乐年间迁都后的南北都城。
本题从多个方面考察了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
(一)“礼部”、“教房”是古代官署、机构的专称。“礼部”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合称的“六部”之一。另外五个是:人事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首长称为尚书,副手称为侍郎。各部下设司,正司称阆中,副司称员外郎。这些内容出现在所选文章中,但可能不会被检查以降低难度。A项错误是:土地、户籍由户部负责。
(2)“教坊”是始于唐代的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官办机构。白居易《琵琶行》有“教坊第一部名”。
(三)“两都”是地域划分,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东汉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宋代指东京的开封府和西京的河南府(今洛阳市);明朝是指永乐年间迁都的。后建都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D项包含大量有关古代地理划分的重要知识。
(4)“入仕”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礼仪,即官员正常退休,归还官职;古代类似的说法是“乞骨”,如《后汉书·张衡传》“任职三年,上书乞骨拜臣”。
从上述文本来源来看,大多选自所谓“正史”传记,体现了文言考试重文化、重经典的评价理念。
2.《语文运用》考:贯通古今,重在应用
比如2016年江苏论文第5题: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四大特色文艺表演分别准备了对联。与该表演相对应的对联是()
假笑假哭,真面目,新歌古装
疑云重重,一系列生动的巧合
白雪阳春川雅曲,高山流水,寻知音
开口不是木偶舞台,虽然很小而且有机关
A。古琴评书昆剧木偶戏
B昆曲评书古琴木偶戏
C。古琴木偶戏昆剧评书
D昆曲木偶戏古琴评书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型,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与优秀古代文化的积累结合起来。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种文艺形式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昆曲”又称昆曲、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文化瑰宝。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台湾文化学者白先勇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再次将昆剧带入海内外昆剧爱好者的视野。
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中涉及:指向知识、淡化民间意义。
首先,选材范围坚持突出经典,以唐宋诗词为主体,也有其他时代的诗词音乐。就测试的知识而言,大多直接测试对古诗文体裁及其规律的掌握。如古诗与现代诗、词牌与曲牌、律诗对仗等。这种文化常识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上海卷》:
2011年,从十九首古诗词中选取了《明月何皎皎》首来测试诗歌体裁的识别,比较简单。
2013年,王维诗歌《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入选。审视这首诗的几个对联有点困难,超出了下巴对联和颈联的范围。
2014年,入选陆游诗歌《镜湖女》首,测试诗歌流派鉴定,难度较大;陆游的诗有古今两种体裁。考生只有真正了解古今风格的本质区别,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5年,张孝祥的Ci《隐净山中大雨》被选中,很简单就能查到它所属的Ci品牌。
2016年入选杜诗《野望》首,考查对仗知识,题型有所突破:
下列一组不符合对抗条件的词是()
A.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白雪”和“清江”
B.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兄弟”和“一体”
C、第五、六句中的“供诸诸疾”和“应圣朝圣”
D.第七句和第八句中的“时吉目”和“日郁”
与以往相比,本题对反题知识的考查更加严格、细致:考生首先判断两个特定词语是否相互对立,考验的是考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该词语的基本含义。对立。杜甫的很多诗并不局限于下颃、颈联,如《登高》《绝句》(二莺唱青柳)。反义词是极其严格的。这道题的答案是D,令人困惑。
其次,所选材料涉及季节、民俗、节日等文化常识。例如,2009年湖南卷中,选取了《秦观世《三月晦日偶题》。惠日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属于岁月、历法等古代文化常识。与此相关的还有古诗词中常用的“说”、“王”、“季王”。出现。2016年北京卷诗歌鉴赏会的题目《小谷随春社》涉及春社和秋社的民俗风情。然而,上述试卷大多没有设置文化知识问题。有的仅以注释的形式阐述大意,淡化了对传统节日、民族习俗的考察。
3
展望:以语文素养为基础,保持过去的做法,拓展新的考试视角
笔者认为,未来中国高考将继续保留上述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即“文言诵读”、“古诗词欣赏”、“语言运用”等;同时,还将扩大考试范围,创新题型,提高分数线。考核目标应该是: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追求文化品位及其提升。
1、“现代文学阅读”测试:以阅读能力为基础,指向优秀的中华文化知识
课文选材方面,2016年全国卷一《现代文学读本》课文选自朱凤涵《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内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名物、礼仪、风俗”范畴。关于甲骨文的文化理解,2009年全国卷一《现代文学读本》也有涉及。正文摘自罗坤《甲骨文解谜》。文章通过对“王”字的考证,解释了其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用法。《》中不同的写法和意义,属于古代文字学和训诂学的范畴。这就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甲骨文是中华文字文明的源泉。
例如,2016年全国卷三《现代文学读本》的课文摘自周振和《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其中涉及到许多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和历史人物,如三君五帝、尧、舜、帝王等。于;文史经典,如《山海经》《史记》《汉书》《四库全书》、《三言两枪》等。不过,和上面两套试卷一样,本项目并不直接测试具体含义文本中的文化知识。它只是基于“现代文本阅读”能力的定位,测试文本作者对文本所表达的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其实,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来设置文化知识试题。例如,选文中有一句话:“三皇五帝尚未建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视角。
又如,2016年山东卷《现代文学读本》第《唐人古体》号文本摘自陈伯海第《唐诗学引论》号。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古诗词的概念、形式、特征、起源、发展等。文中提到了大量的唐代古诗词。人及其诗,以及“唐代古诗”与“汉魏古诗”的区别,以及明清时期的研究者及其观点等。内容所选文章本身就涉及到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遗憾的是,试题并不是从古代优秀文化常识的角度来设置的。
笔者认为,随着2017年高考大纲的修订,富含中国文化的文本内容将会以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题型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江苏试卷的第三道附加题是“材料总结与分析题”。这是一种新颖的考试形式。正文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考试题目要求:
(一)根据资料总结“四书”的形成过程;
(2)回答二成、朱子分别如何评价《大学》;
(三)请分析文本对读者学习“四书”的指导意义。
本题虽然定位为测试阅读概括能力,但内容涉及正宗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就本文而言,如果要增加有关优秀古代文化的常识测试题,可以有多种视角。
2.关注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加强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
历届高考题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鬼节”。扫墓、围坟的习俗和民间都有。这是一个缅怀祖先、缅怀亲人、表达哀思的重要日子。培养人文情操是最大众化的教育。熏陶的方法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吃粽子、赛龙舟、彩绸绑臂等民俗,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七夕节,俗称中国的“情人节”,体现了人们忠贞爱情的美好情感,在古代诗词文章中经常被提及。春社、秋社是一种民俗,涉及到“社稷”一词的本义。她,大地之神;吉,五谷之神;“社稷”后来引申为“江山社稷”,隐喻国家。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对土地神、五谷神的崇拜。春天祭祀土地神,称为春社。秋天祭祀土地神,称为秋社。这些习俗都带有中华农耕文明的深刻印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节日。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是春节,如王安石《元日》;元宵节,如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如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节,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此外,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非常重要,反映了四时、气温、降雨、物候等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文化知识的考试可以与诗歌鉴赏、评价结合起来进行。
3、开拓新视角:关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首先,我们要关注与当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一些独特的文学艺术被列入国家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属于语文课程的核心能力。例如,“天干地支”不仅存在于中国文化经典中,而且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用天干地支来标记月份和时间。了解这个常识对于更好地理解古今文学作品非常有帮助,比如把握“阴吃毛梁”这个成语的含义,解读茅盾小说《子夜》标题的深刻含义等。
其次,要注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国独特的12生肖与12地支和12种动物相匹配来定义一个人的生肖。这是中国独特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化现象。虽然亚洲一些国家也有十二生肖,但与中国的十二生肖不同。学习或测试这类文化知识,可以结合特殊情况提供政治、历史背景。
语文的使命可以概括为:教授听、说、读、写,培养文化意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种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效果。评价既具有回顾性又具有前瞻性;评价是明确教育目标的有力手段。以汉语核心能力为测试目标,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试为命题引导,通过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水平,避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试题。就纯粹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而言。这是当前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高考加强中华文化考查的根本目的是推动语文教育教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形成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信态度。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原文发表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