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时间(双减政策落地情况)
7月22日,学而思(海淀黄庄校区)教室空无一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号文件(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允许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曾经火爆的校外培训逐渐降温。这个暑假,家长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会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呢?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福州、济南等地的校外培训机构。
这个暑假对于居住在北京的陈女士和儿子小张来说,成了一次维权之旅。今年5月,陈女士给儿子报名了某知名院校名师主讲的暑期汉语课程《古文观智》,并支付了4550元的学费。但没开课一天,就遇到了放他走的“金牌老师”。陈女士万万没想到,这位个人形象广告出现在多个网站、朋友圈的语文名师,竟然选择了“出走”。
就在开课前一天下午6点,这位“金牌老师”单方面在群里宣布:因机构拖欠班费,严重侵犯了他的权益,他不再担任该校教师。机构。还没开始上课,老师就消失了,群里立刻炸了。在遭到家长的电话和微信轰炸后,该课程的班主任在群里表示:“我们正在与学校沟通,将尽快为班级指派新老师。”
名师“马甲”的真伪让很多家长分不清
陈女士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思想迟到的“鸡宝宝妈妈”。整个小学阶段,陈女士都没有给儿子报任何科目辅导班,但当儿子升入初中时,她却傻眼了。我的很多同学都报了课外班,有的甚至报了所有科目。在同事的介绍下,陈女士还在假期期间报名了在线课程。该机构的介绍是这样描述这位金牌老师的:金牌语文老师,5月3日经典高考语文科外聘专家,XX网首席教育官兼副总编辑,成功预测高考多年考试作文,2015-2020年高考都有作文满分的弟子.
但随着了解的深入,陈女士发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大多都是水汪汪的。一位曾经在培训机构工作过的老师向陈女士解释了这些名师是如何包装的:如果一个老师是普通学校毕业的,培训机构的宣传口号就是“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成绩突出、专业技能扎实”。”。“,擅长某一领域”;如果老师有学校实习经历,要特别注明:“教学经验丰富,深谙教学规律,在教学岗位上游刃有余,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某一学科的名师、某学科的首席导师、孩子们喜爱的明星教师、国家教育改革的先锋、独创的教学方法等等,他的学生80%进入国内双一流大学。”
工作人员告诉陈女士,这些培训机构的俗语大多都是打包好的。而一些所谓的名师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在家长维权群里,陈女士发现,不少家长都不同程度地“踩进了培训机构的陷阱”。其中一位家长不仅报名了名师的语文班,还报名了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总金额近万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家长上当受骗了。去年,他们花了8000多元请了英语培训机构,但没有白费。
校外培训到底有没有用,能否提高成绩,是困扰很多家长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近日发起在线调查,阅读量超过10万次,超过2.4万名家长参与。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家长对校外培训的效果不满意。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抢先大战”后,华南某城市的家长李勤(化名)终于看清了现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今年夏天,他决定不让儿子参加校外训练。此前,李沁夫妇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此外,校外培训机构也一直在销售课程。2020年暑假,他给孩子报了多个校外培训机构的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辅导课程。那个暑假,李沁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培训机构度过。这段时间,李沁很少见到孩子的笑容。
“暑假结束后,孩子告诉我,他不想去校外培训机构,因为他在那里学到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都是学校课本知识的拓展,这让他有点压力。”校外培训机构布置的一些作业,也让李沁感到困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张志勇表示,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严重的“教育焦虑”,导致中小学生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让孩子报读各种培训班来增加未来追求所谓优质教育的安全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曾与培训机构发生过纠纷。在各类纠纷中,经济纠纷最为突出,占比高达23%。具体包括退费困难、商户跑钱、预付费周期过长等。二是教学质量争议。18%的家长认为培训机构教学环境简陋、教学质量较差,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但机构又不愿采取改善措施。对此,66%的家长赞成严格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孩子有更多样化的成长选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号,靴子落地时引发水花。多家媒体报道,港股、美国教育股集体暴跌。
“双减”意见的出台,让家长刘孟实(化名)不再那么焦虑了。“减轻孩子校外培训的负担,可以帮助孩子们回到同一个起点。”她的两个孩子都在中国南方一座大城市的一所小学读书。此前,她的孩子告诉她,很多学生在假期期间在培训机构学到了一些新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开学时才学到的。这一度让刘梦诗感到着急,想要送孩子去校外培训机构学习。但由于她需要家长陪伴,又不愿意给孩子增加负担,所以她听从了学校的建议,没有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辅导。“学校的老师教学方法很好,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吃饱’,整体素质评价也比较好。”刘孟实说。
随着学科领域校外培训各种乱象的消除,校外培训的热度逐渐降温。这个暑假,家长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会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呢?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今年暑假,85%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了校外培训班。不过,与往年蜂拥而至的学科培训不同,现在的校外培训类型更加多元和丰富。其中,38%的家长选择优质校外培训。主要渠道包括参加少年宫、儿童中心的课程、报名校外培训机构等。原因包括孩子的兴趣、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希望、课程的吸引力等。可见,“双减”政策的后坐力正在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变得更加理性,科目不及格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在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为全区学生提供公益艺术培训,开展了40余场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福州市鼓楼区科学艺术宫负责人张秀平表示,今年夏天人满为患。与往年相比,要排队取号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对于双收入家庭来说,校内护理已成为流行的选择。自教育部下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来,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与校外培训相比,校内托管硬件设施更齐全,师资团队更专业,价格也更低,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超过30%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报名学校暑期托管班。今年夏天,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广州市在11个区选择了106所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小学生暑期看护工作。第一周参与学生人数达到12,244人。
当得知孩子的学校开设了暑期托管班后,李勤为孩子报名了10天的暑期托管班。孩子们每天回来都会和李沁分享学到的新知识。“孩子回来后就没有作业了,我们也不用担心辅导作业了,现在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了。”李沁从孩子的表情中感觉到,他比去海外培训机构时快乐多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我们开动脑筋,答对了我们就得到了奖励,我们特别期待第二天的课。”李沁的孩子告诉他的。
此外,学生的暑期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的一项调查显示,19%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去旅行,10%的家长让孩子在家放松。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特意把年假安排在暑假,是为了能和孩子一起度过暑假。“我们安排了假期活动,早上在家学习,下午带孩子去打篮球、骑自行车,晚上一起看夜景。”该家长说。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华平对家长陪伴孩子度过暑假感到非常欣慰:“家长一定要了解暑假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家庭生活与社交的关系。”不要以为送孩子上暑期幼儿园就可以成为“放手的掌柜”,而要真正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角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和心理健康,特别是他们的精神成长。”
“双减”工作的实施,是民心所向,也净化了教育生态。但也有家长表示,只有共同做好“双减”工作和其他配套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次调查中,一位陈姓家长评价道:“高中、高考科目减少,取消成绩排名也很重要,不能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分。”一些家长也认为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更多合格的学生。更多优秀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毕竟,“只有师生共鸣、共同努力,教与学才能大踏步前进”。
各地监管部门对校外培训“降温”
“长期以来,培训机构兜售焦虑情绪,让学生和家长认为提高成绩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额外补习,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陷入混乱。未来,当政策变得稳定,行业将顺应政策,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工作,健康运行。”面对政策冲击,校外培训在政策引导下积极转型,拥抱变革。一位培训机构的老师表示:“2018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也让一些不规范的机构躲了起来。”其中,幼儿保育、职业教育加快布局。此外,素质教育的步伐也是制度转型的一个重点。
教育投资人徐华认为:“目前政策给出的调整方向其实有很多,包括素质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向,都是政策鼓励的。政策并没有阻止所有的方向。””道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调整方向,让股东认识到自己转型的可能性,双方将共同度过这段时期。”以新东方为例,在目前的销售课程中,儿童编程、儿童机器人、儿童象棋等精品课程被放置在显着位置。地点。7月28日,猿辅导还正式推出国内首款基于AI互动内容+动手探索的STEAM科普教育产品。
码典教育针对“双减”政策发布的公告称,职业教育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好未来推出成人教育品牌“青舟”,并推出托管品牌招收小学生并提供接送、用餐、自主提升等服务。以音乐、舞蹈、艺术等为代表的非学科训练极为盛行。
“双降”政策意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为过热的校外培训降温。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努力。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对象,严厉查处培训机构证照不全、虚假宣传、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违法经营问题,并建立了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确保每一起案件已实施,一切都得到回应。今年,济南市将6月定为“日常监督检查月”。对全市14个县区3055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从公示、合同签订、安全消防等11个方面进行网络式检查,发现101家机构存在问题需整改的,已于6月25日前全部完成整改。
济南市洛尔小学另辟蹊径,以丰富多彩的校内培训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加大投入,开展“三香五艺”课程、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全民读书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活动。-会员合唱比赛。
监管部门的治理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也促进了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不再盲目聚集进行学科培训。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今年暑假,家长对孩子的安排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在北京海淀银王中心,一位送孩子去上舞蹈班的妈妈表示,现在给孩子报班更多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毕竟新闻看了多了,了解了培训机构的乱象,我也渐渐变得理性了。
不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提醒,由于校外培训机构面临严厉监管,一些机构减少甚至关闭了学科培训服务。但家长对于提高孩子成绩成绩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因此,这种需求可能会溢出到辅导市场,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热度”。他还提醒,目前,一些培训机构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家教市场,为家庭提供培训服务,这也增加了家教市场的规模。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的调查也显示,11%的家长选择与他人分享课、请名师辅导,6%的家长选择一对一辅导。
李子兰进入初中后,父亲和几位家长共同聘请了一位刚从培训机构辞职的老师。据估算,一个暑假的培训费用是机构原来培训费用的两倍。与此同时,虽然不少学科培训机构正在扭亏为盈,但不少机构仍在兜售“美育”、“素质拓展”课程。记者在培训机构试听小学美育课程时发现,讲师仍在用中文讲解常见题型和答题思路。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24%的家长在给孩子报读校外培训班时遇到过名义上素质培养实为学科培训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师资资源入手,比如严格禁止学校教师违规从事校外各种形式的学科辅导,严厉打击培训机构以‘换马甲’形式进入辅导市场。”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补贴各类官方暑期托管服务,为孩子们提供关爱、素质发展等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说。
“我们要宣传教育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和健康权,减轻学生过多的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走出‘短视功利’的教育困境,并从根本上维护孩子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底线,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张志勇表示,“双减”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对一系列教育理念的纠正,以及依法依规对教育的管理。恢复和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