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早读背诵内容(高三生物早读背诵视频)
更多笔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霸吧”~
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
3.1细胞生存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动态有机地联系起来。三者的组成部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
3.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pH: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值为7.35~7.45。血浆pH值能否保持稳定与HCO3-和HPO42-有关。
3.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一般认为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依赖于反馈调节,稳态的意义在于机体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
3.4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法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到损坏,反射就无法完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5神经冲动的产生: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Na+浓度低于膜外。静止时,K+流出,使膜外的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从而呈现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流入,使受激部位膜内的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内侧为正,外侧为负,相邻部分产生电位差。
3.6神经冲动的传导:当孤立的神经纤维受到适当的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双向传导。由于突触,体内反射弧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3.7神经冲动的传递: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突触连接。轴突末端的突触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接触形成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出的突触小泡中,因此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3.8人脑的高级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节。调节身体活动的最高中枢是大脑皮层;下丘脑有温度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3.9激素调节的发现和作用:促胰液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蛋白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DH(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垂体)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等;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甾醇类:性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3.10激素调节实例——血糖调节: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其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生理功能是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11激素调节举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可见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3.1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输送,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而促甲状腺激素仅作用于甲状腺。激素一旦被靶细胞接收并作用于它们,就会失活。
3.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许多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器的一部分)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
3.14体温调节: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下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肌肉。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松弛来散发。温度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15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一方面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产生口渴的感觉,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中,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3.16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免疫细胞或其他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产生的物质)。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监视和消除功能。
3.17免疫调节:淋巴因子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效应T细胞裂解细胞免疫中的靶细胞。二次免疫的特点: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3.18免疫异常:免疫功能太弱,如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疾病;免疫功能太强,比如“敌我不分”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免疫体再次收到相同抗原发生过敏反应时会发生什么。
3.19免疫学应用: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
3.20生长素的生产、运输和分配: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分是幼芽、叶片和正在发育的种子。在这些部分中,色氨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只能从形态的上端运输到形态的下端,反之则不行。即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称为极向传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3.2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作用是双重的: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其中,能够体现生长素二元性的生理现象包括顶端优势和根向地性。
3.2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生根插条的最佳浓度: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浸渍法;进行正式实验前先做初步实验,然后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枝数和生根长度,其他无关变量必须适当且相同。空白对照组使用等量的水。
第四章种群
3.23人口的空间特征:组成人口的个体在其居住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人口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聚类分布、均匀分布。
3.24人口数量特征:人口密度是人口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人口密度,年龄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决定人口密度;性别比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决定人口密度。
3.25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活动范围较小的动植物采用抽样法。抽样的关键是随机抽样,计数时应取平均值。许多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宜采用重标记。捕获法,如果标记使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获,则调查数据会过大;培养液中酵母菌等微生物种群的调查一般采用取样检测方法,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观察计数。
3.26人口数量变化曲线:
3.27“S”型曲线:K值是指环境容量(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能够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当人口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当达到K时,增长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为了保护濒危动物,应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地,从而提高环境容量。防治虫害,数量应控制在K/2以下,林业采伐、渔业捕捞时,数量应控制在K/2以下。
第五章群落
3.28群落:同时聚集在某一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称为丰富度。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调查方法为抽样器抽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名义计数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3.29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等种内关系,也存在捕食、互利、竞争、竞争等种间关系。以及社区内人群之间的寄生。其中,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间关系的数量曲线中,两条曲线依次变化,对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对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
3.30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社区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这种垂直结构显着提高了社区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分差异,以及人畜影响等因素,不同的种群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且往往呈镶嵌状分布。
3.31群落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继承。森林在裸露的岩石地面上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裸露岩石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原生演替是指从未被植被覆盖的地面上发生的演替,或原本存在但被完全消灭的植被(原生裸地)发生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的土壤不再存在的地方发生的演化,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土壤条件,甚至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次生裸地)。为了。比如火灾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废弃的农田等。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废弃的农田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森林。如果是在干旱荒漠地区,通过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只能发展到草本或稀疏灌木阶段。
3.3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常常导致群落演替以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六章生态系统
3.33生态系统结构: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可以促进物质的回收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着这个通道进行的。营养结构中的生物成分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3.3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分解者的分解+未利用;分解者的利用包括排泄粪便和残骸。
3.3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征:正常情况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如果是人工生态系统,还包括人类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因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猎物与猎物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逆的;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处于某个营养级。能量可用于营养和同化,而其他能量则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被分解者分解而未被利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总能量,让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改变营养级之间的转移效率。例如“桑鱼池”、“沼气池”实现了能源的分级、多级利用。
3.3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不断地经历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循环。物质循环。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化、再利用的特点。碳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学能合成将CO2固定并进入生物群落,并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产生CO2并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也来自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3.3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声、光、电、热、磁;行为信息;化学信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信息传输的特点是双向的。
3.3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很快丧失。
3.38抵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称为抵抗稳定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称为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阻力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呈负相关,但也有阻力稳定性较弱、恢复稳定性较弱的地方,如沙漠、苔原等。
3.39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人类大量利用的生态系统,应进行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第七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3.40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圈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拥有的所有基因和各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4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食品、医药、工业、科学和美容;间接价值;潜在价值。人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直接价值。
3.4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对受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将保护对象从原地搬迁,异地实施专项保护,是指搬迁。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基因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必须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43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子孙后代需求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求。”它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协调发展。
3.44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与工程原理
更多笔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