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结构图数学(初中生知识结构)
原标题:必须收藏!女优等生画的初中知识结构图这么完整!将各科知识结构讲解清楚!
与小学相比,初中的科目较多,学习内容较多,学习压力较大。各学科都具有知识量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知识点杂乱,不利于记忆和掌握。
不过,学术大师如果能好好学习,自然有自己的方法。一名女优等生用“红线”将知识“串”起来,让各科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今天,林子把这位女学术大师的知识总结分享给大家,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你全部掌握了,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人
“数字与代数”部分
“空间与图形”部分
“统计与概率”部分
“实践与应用”部分
将上述四部分内容进一步细分,可以得到以下部分。
1.代数公式
2.线性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3.一元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
4.理解图形、相交线和平行线
5.三角形
6.四边形和圆形
7.图形的全等变换
8.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
9.统计与概率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1.地球和地图
2.陆地和海洋
3.天气和气候
4.居民和定居点
五、发展与合作
6.亚洲
七、周边地区和国家
八、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
9.西半球国家
10.极地
11.从世界看中国
12.中国的自然环境
13.中国的自然资源
14.中国经济发展
15.中国的地理差异
16.北部地区
17.南部地区
18.西北地区
19.青藏地区
20.世界上的中国
物理
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第四单元物质成分之谜
单元5化学方程式
单元6碳和碳氧化物
7号机组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8金属和金属材料
9.解决方案
1.化学术语
1.电离方程
2、物质的通用名称及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Ca(OH)2,熟石灰、熟石灰和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CO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口服碱Na2CO3;烧碱,烧碱,烧碱NaOH;胆碱明矾、蓝硫酸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NH3.H2O;
2.金属活性
1、金属活度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度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度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高,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其活性越强。
3、金属活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取代酸中的氢(元素)。
(2)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后面的金属(K、Ca、Na除外)。
3、酸、碱、盐的溶解度
1、对食盐和碱的溶解度:
钾(盐)、钠(盐)和铵盐都会溶解,而硝酸盐遇水就会消失。
硫酸盐不溶解硫酸钡,氯化物不溶解氯化银。
碳酸盐仅溶解钾(盐)、钠(盐)和铵(盐)。
碱性物质的溶解度:仅可溶解钾(氢氧化物)、钠(氢氧化物)、钙(氢氧化物)、钡(氢氧化物)。
2、八种常见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种微溶物质:
Ca(OH)2(石灰水标记为“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造二氧化碳时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使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不能用碳酸根离子去除溶液中镁离子的原因)
4、三种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
产生气体、水或沉淀(即有溶液中不存在的物质或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中和酸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可以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和BaSO4不能用作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5.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度和碱度。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仅遇碱性溶液才变红色。注:不溶性碱对指标无影响;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特殊情况: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呈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6.离子的检查
Cl-(溶液中)---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待测溶液中。若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待测原液中含有氯离子。
SO42-(溶液中)---将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加入到待测溶液中。如果形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待测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将稀酸溶液加入到待测物质中。如果产生气体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待测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溶液中)---将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加入到待测溶液中。若产生可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混浊的气体,则说明原被测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7.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棕色---Fe(OH)3
蓝色---Cu(OH)2、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
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
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浓)
8.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不挥发。浓稠油状液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NH3.H2O)---碱性溶液
9.酸、碱的性质和盐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酸与活性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5)酸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性质
(1)碱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某些盐可以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可以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一些不同的盐可以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生物学
资料来源:新父母在线
推荐2本相关好书
温馨提示
1.阅读文章后,拨打记得点击“在看”;2.点文首进入老师吧公众号,点右上角,把“老师吧”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