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民办中职学校招生技巧(民办中职收费政策)

民办中职学校招生技巧(民办中职收费政策)

发布时间:2024-12-20 22:51:19 奥数 280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半月潭记者前往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由招生贩子链接的灰色利益链。通过虚假招生宣传、预收学费、涉嫌买卖学生等方式,将学生“资本化”。高价出售,歹徒重点瞄准农村初中生。背后是对学生价值的剥削。

湖南省近日深入查处一批中等职业学校违规招生行为。已举报8起涉及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初中生源学校与社会中介招聘人贩子相互勾结的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并已撤销相关学校。跨城市和州的招生计划。

民办中职学校招生技巧(民办中职收费政策)

⊥21⊥

线下蹲守、线上拉拢,“招生贩子”全面渗透

不久前,湖南偏远地区一所农村初中的初三学生小林(化名)刚一放学就遭到针对。

“他在校门口和我搭讪,说着当地方言,自称是长沙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肖老师。当他听说我读初三时,就热情地给我买了钱。”还让我邀请同学一起去学校参观。”肖林告诉半月谈记者,肖老师承诺,每申请到这所学校,他都会“报销”3000元学费。

听说到长沙的往返交通和餐食都是全包的,小林心想“看看也无妨”。5月17日,他带着三名同学乘坐公交车前往长沙。当天车上有51名初中生。

公交车上的西西(化名)看到精美的招生简章上宏伟的校园,非常兴奋。但到了学校后,她彻底失望了:“我现场看到的时候,根本不是宣传册上的样子。学校位于一个非常偏远的郊区。有点大了,教学楼破旧了。带队老师指着空位给我们‘画了个馅饼’,并告诉我们以后有什么计划。”

西西告诉半月潭记者,一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警告来访的学生,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特别禁止拍照。

参观结束后,小林、西西等人被带去听讲座。“授课老师一直在强调,学校很热门,很多热门专业名额有限,只有提前交3000元预约名额,才能保证录取。”熙熙说道。

听完讲座后,有的学生打电话给家人要钱,有的学生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预订押金。对于一些犹豫不决的学生,“老师”又发起了攻势。小林回忆道:“我说我暂时没有那么多钱,老师说可以帮我预付款,下次来我家取。”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一个相关案件中,22名学生参观了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其中19人缴纳了3000元的“学位保留押金”。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除了守卫校门,“老师们”还发起了线上攻势。他们成立了QQ群,发红包,鼓励学生“得人”。“群达到100人时,‘老师’会发红包,群达到200人时,他会发红包。”小林说,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一些高颜值的学校介绍,鼓励学生赶紧报名。“我所在的一个群体,学校被教育部门曝光违规招生后,‘老师’仍然鼓励大家尽快缴费预留名额。”

通过校外培训机构扩大“招生网络”也是常见的伎俩之一。在湖南主动查处的一起案件中,一所乡镇初中附近的培训机构声称受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委托组织“入学面试”,向学生收取50元面试费,造成“学校天气很热,入学竞争也很激烈。”事实上,这是非法招生和夸大宣传。

2

利益链串起招生各方,“人头”卖出天价

教育部门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对比近三年当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初中招生大数据发现,一批初中学生流动明显异常。

他举了一个例子,2019年,一所农村初中向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输送了150多名学生。“中等职业学校一届可能招收三四百名学生,一所初中可能会送几十名学生到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百名学生,招生高度集中,极其异常,我们怀疑这是一种‘团伙犯罪’。”

所谓“团伙犯罪”,是指招生贩子与个别班主任、三年级毕业班教师勾结,买卖学生。他们要求老师们大力向学生宣传具体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如果学生报名,招生经销商会向学生收取“按人头付费”,同时,部分“按人头付费”以介绍费的名义分发给老师。

一位业内人士向半月谈记者透露,近年来学生的“人头费”大幅上涨:“三年制中专学生最高可以缴纳2.6万元,五年制中专学生最高可以缴纳2.6万元”。一个大专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6000元。开到6万元。”

“班主任只要推荐一个人入学,就能拿到3000到5000元的介绍费。”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半月潭记者,个别老师受利益诱惑,会有意无意地向学生强调“升学难”。建议学生就读特定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如果送几个学生去中等职业学校就能赚几万块钱,还会有一些初中老师宁可教不好的课,也不教好课吗?”

3

生源就是财源,农村生源被层层盘剥

为什么一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愿意花数万元“买”学生?答案是:羊毛来自羊,生命之源就是财富之源。

不少业内人士给半月谈记者算了同样的算术,即中等职业学校至少能从学生身上赚到5块钱:一是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得到国家每名学生每年2400元的免学费补贴。其次是学费,一般每学年8000至15000元左右,三年30000至40000元;三是“离职后费用”,是指在公司无货的情况下,以“离职后实习”的名义推荐学生工作,收取数千至数万元的“管理费”;四是以各种目的多次收取“大专补习”、“技能培训”、“考试教材费”等杂费;五是毕业前为学生介绍企业的数千元费用。无需等待“招聘费”。

业内人士指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肆意招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利益驱动。一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不高,软硬件设施落后,培训成本很低;另一方面,风险小,就读民办学校的中职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的农村初中生。他们入学后通常不会反抗,也不善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些农村孩子本来就是最弱势的群体,家人还是希望他们学一门手艺,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结果他们被骗到一些名不副实的学校,被剥削”在各个层面。”教育部门一位官员说道。

4

一手抓监管一手抓发展,从源头斩断灰色利益链

不少受访者认为,中职招生季期间,湖南主动查处民办中职学校违规招生行为。近期曝光并严肃处理8起典型案件。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震慑,为各地类似现象敲响警钟。值得认可。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已经曝光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招生乱象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生态劣势,亟待严格淘汰和规范。

——完善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和价格。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水平评估专家阮海清表示,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但违规招生现象依然存在。根本原因是处罚轻、违法成本低。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违规招生“触碰红线”的学校,可以暂停电子学生注册、缩小招生规模、取消办学资格等,并引导建立退出机制。

——严厉查处初中教师违规招生行为。从教育部门收到的多条举报线索来看,少数初中教师公然向民办学校招生人员索要名片,收受招生“回扣”;一些学校不按要求推送中职阳光招生信息,甚至歪曲招生信息,欺骗学生及其家长,甚至参与控制和买卖学生。业内人士认为,教师是学生接触的源头,其违法行为应通过畅通渠道举报,并严格查处。

——呼吁阳光招生无盲点。在查处违规招生内部会议上,教育部门一位主要负责人表示,虽然近年来强调要建立和统一使用高中招生平台,但要严格执行统一网上招生平台。但少数地方仍刻意拖延设立平台或不利用平台,为招生工作“留下漏洞”,谋取私利。下一步,要严格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信息发布、招生管理、学籍管理等,不给违规招生留下任何空间。

——从源头上解决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和“生存难”。据了解,目前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多、质量低、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长期存在。许多“生源大县”因跨区域“抢生源”的恶性竞争而成为重灾区,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家都在抢。如果你不抓住,你就无法生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违规招生的背后,是其生存发展的困境。

“如果学校能正常招收足够的学生,为什么还要靠‘中间商’生存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民办职业教育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褚朝晖建议,建立分会制度并落实,用现代学校制度办好民办职业教育,同时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广阔的应用需求、发展基础和未来空间。来源:半月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