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地域文化及乡村建设的现状)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地域文化及乡村建设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4-11-24 23:44:15 奥数 353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大丰曹堰小学,位于古代盐运集散地江苏盐城,经历了学校从古代文庙到现代正心书院再到现在学校的“演变”。近年来,追求“品格学生、优质师资、品牌文化、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走文化内涵发展之路,让这所农村小学重新启动、快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丰富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织。继续跳。

营造书香氛围让校园文化更加深厚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地域文化及乡村建设的现状)

浓浓的盐韵和竹溪盐街古镇,丰富和衬托了我们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风格校园。沿着学校自制的校园文化旅游导览,你会看到校园里的“曹堰之战”、“望海山亭”、“周海山亭”,古井、古桥、文化长廊、范仲淹雕像和随处可见的文化石。石氏宗祠、三贤祠、文庙、延藏堂六处文化遗址再现了学校古老的文化遗产;党建、国学、古盐、国际四个文化展厅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教育的美好愿景。校园里,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每个景点都在讲述一个德育故事。走廊里的经典诗词匾额、走廊里的中国文化、班级读书展板,帮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更好地成长。

我们精心策划了晨诵、步唱、午读、晚静、读书、写字、画画等活动。校园的每个早晨,用同一首诗开启黎明,为学子注入活力;每周为学生精心挑选三首古诗词。背诵,除了作为早间必修课的日常诗歌朗诵外,还有情景诗歌朗诵,即在教师节、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背诵特殊的诗歌。于是,我们农村小学的日常生活场景是:早上,孩子们伴随着熟悉的经典诗词歌曲旋律唱歌;早上,孩子们唱着经典的诗词歌谣。中午,师生们一起读书,写下内心真挚的话语。通过好书推荐、阅读指导、美文赏析、班级读书会等方式,逐步提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晚间放学后,鼓励孩子每天坚持读书打卡,用散文、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阅读成长的足迹,写下他们的阅读经历,编写阅读和写作绘本。

学校还定期开展“跳蚤书市”、古诗词等级考试和课外读书比赛,在全校掀起读书高潮。鼓励孩子们自带课外书来上课,在教室开设班级图书角,开展“好书漂流”活动。每天中文课的前三分钟是演讲时间。孩子们可以背诵一首古诗,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交流最近的阅读感想。这将培养他们愿意说话、敢于说话、说话的能力,培养使他们终生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像窦桂梅老师说的那样,背着书包过最平静的日子,而让我们飞翔的是一本好书。

地域书写让课程文化更有温度

沿着古街上祖先走过的青石板,听着熟悉的叫声,我们可以回想起昔日,凡公堤边盐堆高耸入云,船如蛟龙上岸。船厂河岸边,酒肆客栈生意兴隆……我们带领同学们追溯了盐民的奋斗历程。这是深入探讨盐的文化内涵的又一有意义的尝试。

2001年以来,学校挖掘当地古桥、古井、古街、古庙等历史文化资料,编写了《曹堰古文化》校本教材,为校本课程开发做出了有益尝试。为农村小学。几年后,我们进一步丰富内容,编写了第二本校本教材《我爱我的家乡》,收录了20多篇集地方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域文教资源。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文章。2018年,学校成立专门的地域文化课程编写小组,对曹堰古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初中、高中三个年级的《盐的起源》和《盐的韵律》。“盐之歌”系列校本教材以文化丰富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课程的发展为地方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和精神生活。学校组织学生游览风景名胜、亲近文物、拥抱历史古迹。所到之处,学生们都饶有兴致:驻足观赏一干寺的佛像,情不自禁地撞上巨大的铜钟;他们在永宁桥旁惊叹古老。桥梁的沧桑、精美的工艺之美……通过这次全面实践的参观,同学们加深了对家乡古迹的直观了解,培养了对家乡的真挚热爱和浓厚的求学兴趣当地文化。

在学校开展的“争聘小导游”活动中,学生们饶有兴致地收集了大量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加工整理,编写出个性化的导游手册。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值班”后,在景区门前,小导游头戴导游帽,手持小彩旗,背着“古镇导游”的丝带,向游客讲解。以得体的方式对待“游客”。从他们清脆流利的普通话讲解中,你不仅可以听到很多关于古镇的历史,还可以听到曹堰流传的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品牌展示让德育文化更具特色

曹堰镇是粟裕将军作战的地方。校园里的曹堰战址留下了红色的足迹。携带“红色基因”的学校于2005年4月成立了“苏宇”中队,组织队员观看了《黄桥决战》、《孟良崮战役》等电影,带领学生参观了苏宇总部所在地——钱氏娟娃楼。小镇,了解粟裕将军的革命故事。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苏玉将军”主题队会,少先队深刻认识到时代需要英雄,决心为队旗争光,为党旗增光添彩,努力为党旗争光。成为英雄的接班人。为了把我们的抱负落到实处,我们组织孩子们来到敬老院、社区、五保家庭,为他们送去水果、贺卡,带来精彩的节目;开展“携手汶川、武汉灾区儿童”和“特困学生集体过生日”等“为儿童”活动,培养队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学校40余名学科教师和近百名留守儿童联手帮扶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对他们进行诚信、习惯、感恩教育,定期组织诗歌朗诵、亲近自然、集体生日聚会等活动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温暖,潜移默化地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品质。

饭后,人们总爱谈论那些美丽的传说和感人的故事。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类社团活动小组。“盐海访谈社”查阅史料,走街串巷,看望镇里的老人,收集古镇的民间神话和历史故事;“盐雕社”在导师的带领下,将一盘盘散盐递给孩子们,经过配比、上色、浇水、造型等一系列工序,制作成水牛、羊等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古镇的美景也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盐画社”、“盐爱读书社”、“盐韵音乐社”、“盐风写作社”前往景区写生制作将画作放入展板。将《小城故事多》改编为《小镇故事多》,并在校内外进行报告和演出;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编印了《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民间故事》三本文集。通过参与和展示,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动手能力变强,思维能力提高,有效反哺文化知识的学习。

围绕地域文化,在弘扬传承的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地域文化你了解多少”知识竞赛、民俗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吸收和吸收的兴趣。弘扬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独特的教育功能,给了孩子们童年丰富的精神基础,培养了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

作者:王伟刘星元

《中国教育报》2020年8月19日第3页标题:校长周报·实践